檢驗科醫用顯微鏡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實際應用案例:
一、感染性疾病診斷
結核分枝桿菌檢測:
案例:患者因咳嗽、咳痰等癥狀就診,臨床懷疑為肺炎。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取肺部刷檢物標本,送微生物室進行抗酸桿菌涂片檢查。使用顯微鏡油鏡下鏡檢,發現抗酸桿菌,確診為肺結核。
原理:結核分枝桿菌為典型的抗酸桿菌,經苯胺(酚)染料著色后不易被酸性酒精脫色,即具有抗酸性。萋-尼氏染色法即是基于此特性的染色方法。
淋球菌檢測:
案例:患者因龜頭包皮有膿性分泌物伴尿痛、尿頻等癥狀就診。取患者送檢的膿液進行革蘭氏染色,顯微鏡下發現大量的膿細胞,并在部分膿細胞胞漿內發現形似雙腎或咖啡豆樣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確診為淋病。
原理:淋球菌為革蘭氏陰性雙球菌,顯微鏡檢查法即直接涂片染色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診斷中特異性好、靈敏度高。
二、血液病診斷
瘧原蟲感染診斷:
案例:患者因反復發燒等癥狀就診。通過外周血細胞焦油藍染色和瑞氏染色,顯微鏡下發現紅細胞胞漿內有藍色物質,確認為瘧原蟲感染。
原理:瘧原蟲感染紅細胞后,會在其胞漿內形成藍色物質,通過顯微鏡觀察可確診。
急性白血病診斷:
案例:患者因乏力、白細胞降低等癥狀就診。通過骨髓穿刺涂片顯微鏡形態學觀察,診斷為M3型急性白血病。后續基因檢測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診斷。
原理:不同類型的白血病在顯微鏡下具有不同的細胞形態學特征,如M3型急性白血病細胞具有特定的形態學改變。
三、其他應用
尿液分析:在泌尿系統感染的診斷中,顯微鏡可用于觀察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細菌等成分,幫助醫生判斷感染類型和程度。
精液分析:顯微鏡可用于觀察精子的形態、數量和活動力等指標,評估男性的生育能力。
寄生蟲檢測:如糞便中的蛔蟲卵、鉤蟲卵等寄生蟲的檢測,顯微鏡可幫助醫生確診寄生蟲感染。
綜上所述,檢驗科醫用顯微鏡在臨床醫學檢驗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可用于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為醫生提供了重要的診斷依據。